妇女经行遗尿是怎么回事,如何辨证治疗?
2006-09-19 10:01:26 点击: 来源:深圳五洲医院 咨询专家
妇女月经来潮前后或值经期,发生睡中遗尿,月经过后自愈,呈周期性发作,称为经行遗尿。这是一种发生率较少的病证,多发生于体质素弱,或多产、过频人流、大病...
妇女月经来潮前后或值经期,发生睡中遗尿,月经过后自愈,呈周期性发作,称为经行遗尿。这是一种发生率较少的病证,多发生于体质素弱,或多产、过频人流、大病之后的中年妇女。中医认为本病以虚证为主,但也有少数实证,多由肝、脾、肾功能失调引起。临床上常可见到的有脾虚失固、肾失封藏及肝火旺盛等几个证型。运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治疗,经我们多年观察,有着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1)脾虚失固:证见月经错后,量少或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绵绵,色白质稀如米泔,无特殊气味。经来后发生睡中遗尿,或滴漏失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嗜睡纳呆,大便溏薄。舌淡嫩,苔薄白,脉虚弱。治宜健脾益气,固摄止遗。可用《沈氏尊生书》固经汤加减治疗。黄芪15克,潼蒺藜、茯神各12克,枣皮、当归、白芍、益母子各10克,升麻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连服5帖。为巩固并加疗效,可于经后再服药3~5帖。
(2)肾失封藏:证见经行先后不定期,经量也多少不等,经色黯淡而有小血块。经至后睡中发生遗尿,或见失禁。腰脊酸软,双腿乏力。平素带下量多,恶寒喜温,尿清长,夜尿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治宜温肾扶阳,固涩止遗。可用《景岳全书》的方剂治疗。熟地、菟丝子、白术各15克,益智仁、补骨脂各12克,五味子、熟附子、茯苓、韭子各10克,桑螵蛸20克。水煎服,平日隔日一剂,经前5天开始每日一剂,服至痊愈。
(3)肝火旺盛:证见月经提前,量多色红,经前3~4天即出现睡中遗尿,尿液有特殊臭味,随月经呈周期性发作。且伴心烦易怒,胸胁胀闷而痛,平时夜难入寐,寐则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止遗。可用《内科摘要》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柴胡、当归、丹皮、生栀子、白芍、茯苓、龙胆草各10克,桑螵蛸15克,薄荷、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经前7天开始服药,连服5~7剂。
针刺疗法对本病也有一定疗效。脾肾不足者取足三里、三阴交、中极、关元、命门、肾俞、脾俞等穴,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连服3~5个疗程。用平补平泻手法,也可配用艾灸。肝火旺者取三阴交、血海、曲池、中极等穴,每日一次,连用7天,用泻法施术。
经行遗尿病人要注意经期保护,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饮食营养,注意情绪调节;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节制房事,切忌过多人工流产手术,以免损伤肾气。
浏览本篇文章的网友
- 20%
在线医师坐诊
快速知悉病情!
-
在线咨询
- 30%
直接网上挂号
无需排队
-
免费预约
- 10%
QQ在线咨询
疑难问题轻松解答
-
QQ咨询
上一篇
- 经行嗜睡是指妇女每遇经行前后,或适值经期,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又欲睡的病证。又称“经行多寐”、“周期性睡眠过多症”等。有的……【详细】
下一篇
- 躁狂症是以情感的病理性高涨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突出的症状是强烈而持久的喜悦和兴奋,病人眉飞色舞,谈笑风生,戏谑诙谐,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以致周围的人们也能受……【详细】
文章出自:http://zhongyi.wz16.net/zixun/2006091945848.s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来看去,不如直接问医生。建议您花几分钟的时间,与在线客服
沟通,或拨打咨询电话:0755-26719191
每个人病情不同,一对一的解答更有针对性
在线预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