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
2008-07-15 17:55:53 点击: 来源:深圳五洲医院 咨询专家
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原因很多,既可以是生理因素造成,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呕吐应及时就诊。 新生儿呕吐常见原因如下...
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原因很多,既可以是生理因素造成,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早期症状。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呕吐应及时就诊。
新生儿呕吐常见原因如下:
1.喂养不良。因喂养不当而引起新生儿呕吐者临床较为常见。新生儿一出生即有吸吮、吞咽等非条件反射。早产儿这些反射不一定完善,喂奶后常可发生吐奶,尤其是喂奶的量太多就更易发生。新生儿口腔和咽部较小,一次猛吸较多的奶汁,可引起呛咳、呕吐。新生儿胃容量小,一次喂哺量太多或在喂养之后立即平卧或过多翻动小儿也可以引起呕吐。奶头孔太小,小儿需要过分用力吸吮也能引起呕吐。牛奶太烫太冷,新生儿含奶头过深而刺激咽部等都可引起呕吐。
2.生理性呕吐。新生儿因食道相对较短,胃大弯起始部呈水平位,喂食过快、过慢或奶瓶呈水平均可造成吞气过多而引起呕吐。
3.感染因素。新生儿易受感染,呕吐可以是首先出现的症状。肠道感染可引起呕吐,肠道外的感染,如上感、肺炎、脐炎、皮肤感染、脑膜炎、肾盂肾炎、败血症等也可引起反射性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呕吐。
4.消化道先天因素。呕吐是此病主要症状,但随着病变部位的不同,呕吐出现时间和呕吐内容都不一样:
(1)食管性呕吐。这种呕吐是奶未进入胃之前,在食道中就反吐出来。呕吐之前没有任何先兆,常在奶未吃完就出现呕吐。吐出的奶由于未进入胃,因此吐的奶不含奶块,不混胃酸,没有酸臭味。常见于食道闭锁、幽门松弛和贲门痉挛引起的呕吐。
(2)胃性呕吐。这种呕吐是食物已进入胃后,由胃再往外吐。呕吐之前先有恶心动作。患儿躁动不安,胃内容物含有胃液,所
以有酸臭味。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和胃扭转等疾病。
(3)小肠性呕吐。是小肠部位发生狭窄或小肠受到压迫而发生肠道阻塞所引起的呕吐。如果病变是在小肠上端,如12指肠部位发生阻塞,患儿常有上腹部胀,而且往往有腹胀之后才出现呕吐。呕吐内容除奶之外,还有黄绿色的胆汁;如果在小肠下端,如回盲瓣处发生阻塞,患儿腹胀就不限于上腹部,而且中腹部也腹胀。呕吐出现时间较晚,呕吐内容含有胆汁。
(4)大肠性呕吐。是大肠部位阻塞而引起呕吐。巨结肠症、直肠肛门闭锁所引起的呕吐是属于这一类。巨结肠症的患儿表现首先是便秘,几天才见排便一次,大便奇臭。由于大便排不出,腹胀愈来愈重,腹部皮肤既亮又薄,继后出现呕吐。呕吐内容物除奶、胆汁外,还可以吐出大便。直肠肛门闭锁,生后一直不排胎粪,随后腹胀,呕吐频繁。
5.咽下羊水。由于分娩时婴儿吞入较多羊水、产道分泌物、血液等而引起呕吐。此种呕吐从婴儿出生后尚未进食时开始,吐出物为泡沫粘液,有时可带棕红血样粘液,一旦将咽下的内容物吐净之后,呕吐随之而止。
6.药物反应。婴儿因病服用金霉素、红霉素以及苦味强烈的药物等。婴儿吸吮母亲服用磺胺药、四环素、红霉素的乳汁,由于药物刺激胃肠道而引起呕吐。一般在停用药之后呕吐即停止。
7.中枢性呕吐。分娩时的头颅产伤、颅内出血、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都可出现呕吐,此类患儿同时可伴有和神经系统有关的症状。
8.新生儿便秘。新生儿出生后三至五天排便一次,便秘一久就引起呕吐,排便通畅呕吐就消失。此病多在满月后自行缓解。
9.新生儿出血症。因胃内出血,血液刺激胃内粘膜而引起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或鲜红色。经维生素K治疗之后出血就可停止,呕吐也随之消失。
10.胎粪性便秘。新生儿出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粪排出时间延长,婴儿逐渐出现腹胀,继之呕吐。吐出物常为胆汁。肛门指检时,若能带出大量粘稠胎粪,则腹胀、呕吐随之消失。腹部X线检查,显肠梗阻及胎粪颗粒阴影。
11.先天性肾上腺增大性发育不良。生后数小时就可以出现顽固性的呕吐、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可伴有两种畸形,女性多见于男性。小便检查可发现17酮固醇和血钾增加而血钠低等表现。
12.先天性代谢疾病。呕吐是常见的最初的临床表现,如半乳糖血症、高血钙症、苯丙酮酸尿症等。
前面介绍的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其严重程度也不一样,应予警惕,要送孩子到医院诊查,找出原因,给予治疗。
浏览本篇文章的网友
- 20%
在线医师坐诊
快速知悉病情!
-
在线咨询
- 30%
直接网上挂号
无需排队
-
免费预约
- 10%
QQ在线咨询
疑难问题轻松解答
-
QQ咨询
- 上一篇
- 孩子患病时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呕吐不仅使孩子非常痛苦还会影响孩子进食,家长也会为此十分紧张,因此家长应该学会初步判断引起呕吐的原因。 在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有:……【详细】
- 下一篇
- 妊娠呕吐是指妇女怀孕以后,经常会出现呕吐、嗜酸等现象。 欧美的科研人员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新的见解为:妊娠呕吐、嗜酸,实际上是胎儿吸收营养、避免有害物质侵袭的一种自……【详细】
文章出自:http://zhongyi.wz16.net/zixun/2008071541708.s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来看去,不如直接问医生。建议您花几分钟的时间,与在线客服
沟通,或拨打咨询电话:0755-26719191
每个人病情不同,一对一的解答更有针对性
在线预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