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你会发现身边的朋友容易出现身材虚胖、全身乏力、疲倦,甚至失眠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
有的人以为自己是上火了吃了一堆降火药都不见好,其实这是身体有湿而引起的。
而有些人想尽各种办法祛湿,“薏米水”、“薏米红豆”、“薏米粥”……效果却不尽人意,甚至越祛越湿。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辨证祛湿,有些人知道有湿热和寒湿的说法,但却不会区分。因此,不同的湿气,祛湿方法也不同。
“湿”在中医里它属于致病的“六邪”之一,它容易招惹其他病邪,出现风湿、寒湿、暑湿等。
湿气容易渗透,湿气遇寒成寒湿,遇热为湿热,相互夹杂,很难分辨,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就很容易形成湿热寒湿夹杂体质。
湿热的表现:
1.脾胃湿热:容易腹胀、恶心、厌食、口干口苦、皮肤油腻、爱长痘、大便稀薄、小便赤黄、身体笨重无力。
2.肝胆湿热:两胁酸痛、眼睛黄、皮肤黄、小便黄、口苦、恶心、腹胀、舌苔黄厚,甚至出现肝功能异常。
3.下焦湿热:下焦包括肠道、膀胱和胞宫(子宫)。会有腹痛、腹泻、口渴、舌苔红,肛门处会有灼痛感;小便出现尿急、尿痛、尿黄;女性容易出现腰部酸痛,白带颜色黄、质地黏稠、气味腥臭等,易患妇科病。
中医将寒湿发生的原因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外界环境造成,如风湿关节炎、关节痛等。其二是自身阳气不足导致,如肾阳虚、脾阳虚等。
寒湿的表现:
1.怕冷:不仅仅是怕冷,尤其是女性在经期畏寒现象加重,容易出现痛经。
2.舌苔发白:反复口腔溃疡,容易咳嗽,痰液出现稀白。
3.容易腹泻:尤其是穿得少、吃冷饮或寒性水果之后,极容易腹泻。
4.长斑、虚胖:脸色发白、发青、发暗甚至发黑,就是没有红润现象。尤其是女性,容易小腹肥胖。
5.关节痛:包括四肢关节、颈肩部位、腰背等,酸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说明体内湿寒越严重。
湿热主要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下,或常熬夜加班,过食辛辣肥甘食物,过度吸烟饮酒所致。
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多吃点能清热化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绿豆、鲫鱼、冬瓜等。
寒湿的产生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过食生冷、美丽“冻”人、经常吹空调等,使得寒气入侵。
想摆脱寒湿,就要适当吃健脾利湿食物,如山药、芡实、红小豆等,并可饮白术陈皮茶,将白术30克、陈皮15克放入1000毫升水中煎煮半小时,过滤后代茶饮。
平时还可多按揉丰隆穴,该穴位在外膝眼和外踝连线的中点。
想要祛湿,但还不知道自身是哪种体质,可预约中医辨证调理套餐,仅需27元,老中医帮你辨证体质。